在摄影艺术的百花园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莫过于艺术人物摄影了。一幅出色的人物摄影作品,不仅可以陶治人们的情操,了解人文典故和民族传统历史。而且可以启迪、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住。人物摄影便是在拍摄中力求用光与影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精神美,即追求一种气质和意境。因为只有在这种内在气质和外部形象完美统一的摄影作品中,才能给观众留下永不磨灭的艺术形象。
吴渝生摄影作品《吃抓饭》
一幅风光摄影作品,由于地球的外貌物理变化相对较慢。不一定能反映出时代感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人物摄影,必然会透射出时代的浓厚信息和民族历史文化风貌。在这种大环境下,西部的人物摄影更具有典型性,特殊性。这也应是西部人物摄影的主旋律。
吴渝生摄影作品《瞅》
在人物摄影创作中,作品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接近和被摄者的距离,要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有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独特的选题和取景。我是1965年,17岁参军来到新疆的。在30多年的军旅生活中,特别是在野营训练,边防采防和摄影创作中,和新疆的各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是各族人民的无私帮助。我也因此和他们拉近了距离。
吴渝生摄影作品《炊烟》
吴渝生摄影作品《冠》
吴渝生摄影作品《和田老妇》
吴渝生摄影作品《塔吉克老妇》
忘不了在冬季零下30多度的野营拉练中,维吾尔族老大爷主动腾出住房,烧热了火炉,给我们送来了温暖。
忘不了在前往帕米尔高原的边防采访途中。在冰达板突遇暴风雪,塔吉克老人把我们热情的迎进温暖的毡房过夜,并作好油塔子和奶荼为我们充机。
忘不了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创作时,蒙古族老大娘选出最好的良种马供我乘坐。并派儿子护送我度过了冰冷刺骨的开都河。
忘不了去天山深处的那拉提山拍摄天山石林和瀑布时,哈萨克大爷为我的军用水壶灌满了马奶子,煮好了牛羊肉,为我在天山深处无人区的三天行程作好了后勤保障。
吴渝生摄影作品《塔克拉玛干之子》
吴渝生摄影作品《花之俏》
吴渝生摄影作品《普兰藏妇》
通过和他们长期的交往接触,我逐渐感受到了西部各族人民的热情、豪爽、无私、质朴、善良、勤劳勇敢。他们的真情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灵,这些活生生的人物,不正是人物摄影的最好题材吗?从1988年起,我就把创作题材的重点从风光摄影转移到了人物摄影。从此迈出了西部人物摄影的创作步伐。
吴渝生摄影作品《卖艺者》
吴渝生摄影作品《趣事》
在长期的摄影创作实践中,我体会到搞人物摄影创作,只有创作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如果不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文化知识,要想拍出好的人物作品也是困难的。人物摄影的优与劣、深与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主体——摄影人的素质。摄影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创作主体思想、审美、人格的完成和实现。
吴渝生摄影作品《沙疗者》
吴渝生摄影作品《生灵的崇拜》
诗人陆游的“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名言。应该也是对我们摄影人的一种鞭策。文化知识,艺术修养是摄影家的金刚钻。只有有了渊博的知识积累,才能对客观事物看得显,钻得深。才能爆发出创作灵感。摄影最终拼的还是文化知识,艺术修养。多学一些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科学知识。才能拍的深,钻的透。作品才不仅仅满足于猎奇制胜,而是在展示外部特征的同时,深入的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吴渝生摄影作品《送葬者》
以人为本,用纪实的人物摄影的表现方法。来关注和帮助普通老百姓,是我们摄影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一谈起西部摄影,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大奇大美的自然风光。而作为西部主体的人,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物摄影属于社会纪实范畴,自从世界摄影术发明以来,社会纪实摄影作为一种题材领域或创作倾向。始终处于主流位置。
吴渝生摄影作品《老阿肯》
吴渝生摄影作品《老夫老妻》
许多摄影大师以人类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为出发点,用摄影境头来关注,同情和帮助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如“阿富汗少女”、“希望工程的苏明娟”等,都是以纪实的表现手法,起到了其它艺术表现方法无法起到的社会宣传作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因此,摄影家的人物纪实摄影应着重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和需求,以及他们的顽强、坚韧、生存进取的奋斗精神,而不是显赫政要,明星大腕。
吴渝生摄影作品《旅途》
吴渝生摄影作品《祈祷》
随着现代化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像机器一样不停的去工作,去追求更多的财富,更显赫的名誉。人们彼此间的关系在疏远,交际的范围在缩小,人与人的真情在淡薄。现代人在反思着这些弊端,渴望着真情和友谊,希望能够回归大自然,因此,人们以回过头来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写实艺术,和贴进生活的纪实作品,去填补苦闷与烦恼,和精神生活的空虚。这也是纪实摄影又逐渐兴盛,作为艺术创作主流的社会原因。
吴渝生摄影作品《乌孙遗风》
我们提倡深入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发扬纪实风格并不是讲摄影技巧无足轻重。相反,摄影技术是否闲熟,捕捉人物表情瞬间是否及时,光影用的是否恰当,人物形象是否典型。是人物摄影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
吴渝生摄影作品《依偎》
吴渝生摄影作品《虔诚者》
表现人物精神的某个瞬间,是摄影艺术语言的基本特点。而摄影的生活瞬间,艺术瞬间,在三维空间中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将三维立体运动着的万千世界表现在一个角度。两度空间静止的平面照片上,即形成了艺术表现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苦练基本功,要在洞察事物的潜力,感受形像的敏捷,捕捉事态的机敏,认识问题的深度,相机暴光构图的操作中要有所突破。这也比其它的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吴渝生摄影作品《冰山之父》
吴渝生摄影作品《喜马拉雅之母》
吴渝生摄影作品《英吉沙少女》
人物摄影重在表情,贵在深稳、凝重,内涵丰富。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说过:“还有什么比人脸表情更加易于消逝和变化多端呢?”面部表情是人类情感表露的窗口,人物摄影作品要有生命力,就必须注重情感的流露表现,像大家熟知的“丘吉尔”“在结婚登记处”等许多人物摄影作品,之所以成为传世佳作,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紧紧抓住了能够反映人物个性的表情流露的瞬间,使人过目不忘。这就要求我们摄影者,善于观察,练就娴熟的摄影技巧,准确及时地抓住瞬息万变的面部表情,实时按动快门,将美好的瞬间收入镜头。
吴渝生摄影作品《影子》
吴渝生摄影作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人们常说摄影是遗憾的艺术,而人物摄影则是即简单又复杂的艺术。我国的人口众多,民族丰富,题材广泛,人物摄影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深入生活,努力实践,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别开生面的人物摄影之路。为丰富和开拓我国的文化人类学的人物摄影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编后语
吴渝生的摄影作品善于运用色彩在作品中的情绪元素来烘托气氛,传达人们的情感,利用明与暗、动与静、虚与实、冷与暧等多层次的对比、相互交织,组成深沉的合声。以烘托出主旋律。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倦探索。吴渝生的风情作品达到了地方民族色彩强烈,生活气息浓厚,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
民俗的内容指的是一个民族全部的生活范围,包括饮食起居,服饰冠履,恋爱婚姻,生养丧葬,占卜禁忌,宗教祭祠,岁时节令,交际往来,文艺体育,民间工艺等。吴渝生拍的《吃抓饭》,让人看到了维吾尔人的饮食及其餐饮形式。《英吉沙少女》让人看到了南疆少女的特殊装饰。《送葬者》反映的是穆斯林的丧葬形式和送葬仪式。《卖艺者》捕捉了一位年老清瘦的民间艺人的风姿。一手摇着沙帕衣击节伴唱,一手捏着小碟讨要赏赐。壤嵌漂亮的宽大腰带兜撸着敞开的袷袢,袒露出赤裸的胸脯。忘情于游走,陶醉于吟唱。他精神矍铄,放浪高蹈,旁若无人,怡然自得。《和田妇女》头上扣一项黑色小帽,白布包头,身披长裙,浑身包裹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这是和田妇女的传统装束。为什么这样?一是相对封闭的和田人仍恪守伊斯兰教的古老风俗,妇女不能暴露身体;二是因为和田常年大多沙尘天气,因而多以布沙裹身。《普兰藏妇》彰显了藏族贵妇华丽考究的服装头饰。《生灵的崇拜》则显现了藏族人民的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可喜的是,吴渝生拍摄的这些西部影像没有仅仅满足于猎奇制胜,而是在充分展示外部特征的同时,力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气质。《卖艺者》《沙疗者》足以说明他的视觉的犀利,努力在人物形像中注入较多的人文内涵。
他的人生格言——惟有创造才是欢乐(罗曼•罗兰语)。
他的艺术座右铭——没有个性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
他对自己的要求——永不满足,始终都要保持超前意识。
作者简介:
1948年7月20日出生于中国重庆,祖籍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摄影艺术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美国国际摄影家协会中国区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西部风情风光摄影家、影视策划人。
吴渝生在摄影生涯中获得了法兰西文学,艺术,科学国际金奖、联合国环境保护特别贡献奖等奖项,并被联合国和平委员会聘为和平大使。2007年被文化部聘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副团长,率团完成了中俄国家年的国际文化交流任务。2015年作为中国艺术家采访团副团长,完成了厄瓜多尔的国际文化交流任务,受到了科雷亚总统的亲切接见。
吴渝生还出版了十本摄影画册在国内外发行,其中四本画册被选为国家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出访国家。其摄影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巴黎新世纪展览中心,俄罗斯外交部展览厅,新加坡实力基艺术中心展出。(原刊发于中国摄影网公众号2017.9.12)
绿色发展编辑:admi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绿色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举报信箱:lsfzxy#126.com
头条
焦点
排行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加盟合作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3号 服务热线:# 举报信箱:lsfzxy#188.com
中国绿色发展网由中国绿色发展联合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指导单位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3 @版权所有 中国绿色发展网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