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图

西安水司组织离退休职工参观西安自来水1952展览馆

2024-04-21 12:07:44 来源: 本网  作者:李志有
  日前,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离退休办组织离退休职工参观西安自来水1952展览馆,让离退休职工在弘扬水务文化,讲好水务故事,传承水务精神,在水司7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感受水司发展成果,凝聚发展共识。
讲解员正在向参观职工宣讲水务故事
  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2023年在西安市环城西路南段,把在国民党时期建的西京自来水厂和1952年建成通水的西安市自来水公司的办公旧址进行改建。建成占地9000平方米,室内展陈面积1400平方米,包含自来水历史馆、节水宣传馆、红色会客厅、漏损控制实训基地、退役设备陈列、运动广场等六大部分组成的“西安自来水1952展览馆”。
原第二水厂灞河水站退休职工陈利英带着89岁的老母亲郭买珍在参观。老人家说:我随丈夫在灞河水站待了一辈子,知道供水很重要,支持他好好工作,为市民供好水。
重温过去的手压水泵,感慨今天的自来水

       记忆中抹不去的乡愁……绞水。这是西安市西门里瓮城中的大井模型,井口直径1.6米,井深16米,上置有硬木质大型十字井架,井架上有4个木质辘轳,每个辘轳都系有两个水桶,大井上的8个大桶昼夜汲水,每次由四个彪壮大汉绞水,每天24小时不停地打水,场景十分壮观,被冠以“长安第一景”,有民谣传唱: “长安城中第一景,西门瓮城甜水井,四个辘轳八个桶。”
西安城市过去供需差距很大,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加速供水建设,难忘建成通水那一刻。
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向参观者解读自来水生产工艺流程。
  室内展厅以“城市发展与水的关系”“西安市自来水发展史”“自来水不会自来”为主题,按照“山水相依佑长安”“给水创业润长安”“城水共生兴长安”“人水和谐美长安”“碧水环绕梦长安”等五部分展示陈列。同时通过西安自来水70多年来的重要历史史料、420余张历史图片、100多快展板、130余件实物、8处场景还原、13处老旧供水设备陈列等,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系统讲述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西安自来水“从无到有,从缺到足,从好到优”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详细解读了“自来水的生产工艺流程”“自来水不是自来的”“倡导节约水资源”等重要理念。
西安市缺水严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现年85岁的白桂珍和孙秀英等节约用水办公室的老职工看到当年他们深入工厂、社区检查监督宣传节约用水的图片,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喜悦。
       参观后离退休职工一致赞扬离退休办组织这样的活动好的很!同时赞誉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建成的西安自来水1952展览馆,称它是西安市水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


  西安自来水1952展览馆的建立,目前已经成为西安市宣传水文化、普及水知识、宣传节水理念、培育供水职工、教育广大参观者的重要文化阵地。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离退休办紧紧抓住这一阵地,分期分批组织离退休职工前去接受教育。目前已经组织10批,有300多名离退休职工参观接受了教育。老职工边参观边感慨,如同回到了当年,三十多年的供水岗位,确实令人回味和感动。回顾往昔,老职工激动的滔滔不绝诉说当年的工作经历。大家纷纷表示,这个宣传教育阵地建立的很好,他见证了西安市自来水从无到有的发展故事。对普及自来水知识,宣传节水理念,弘扬自来水文化,传承自来水精神,营造爱水、护水、惜水、节水的良好风尚,更好服务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绿色发展编辑:admi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绿色发展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举报信箱:lsfzxy#126.com

头条

焦点

排行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加盟合作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3号 服务热线:086-029-32616207 举报信箱:lsfzxy#126.com

中国绿色发展网由中国绿色发展联合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指导单位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3 @版权所有 中国绿色发展网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